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,保持社交距离所造成的影响愈发明显,电子商务市场的突然崛起似乎快过了日益普及的电子支付服务。与此同时,随着全渠道贸易的崛起,以及一波新的竞争对手的出现(特别是IT公司),整个电子支付产业都在面临着快速整合。本文将预测未来五年亚洲电子支付的发展趋势。
2019年已经见证了多个科技巨头在若干市场行业中的主导地位。此外,科技公司在支付和电子商务市场的渗透加剧了彼此的竞争。因此,整个产业环境中的初创公司和巨头都不得不寻找解决方案和策略,以加强自身竞争力。此外,新冠肺炎也给亚洲本就脆弱的经济体系蒙上了阴影。
从乐观的角度来看,危机下用户购买行为的转变,有利于线上渠道的发展。相较以往各个时期,亚洲地区的民众更推崇自动支付,大家普遍认为这样可以放慢因直接接触所导致的病毒扩散速度。
因此,本文罗列了四种未来五年内可能推动亚洲支付市场转变的模式,它们分别是POS金融、非接触式支付、即时支付和自动结算。下面将对这四种模式分别展开详细介绍。
电子商务巨头下注POS金融
目前很多欧美国家的POS金融服务已经进入成熟阶段,民众对可购买的非信用类金融产品也较为了解。很多欧美国家客户在申请POS贷款业务时,都有机会申请分期贷款服务。
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金融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,这类消费金融产业也在快速进步。在VISA和万事达卡(Mastercard)依然发展业务的同时,数字时代的新兴力量和零售商的整合也给市场带来了亮点。其中Paypay Credit和Affirm就是代表。
不过,POS金融服务在大部分亚洲地区依旧欠发达。目前,东盟金融科技公司(ASEAN fintech)约43%的业务集中于数字支付和电子钱包领域,POS信贷业务只占其业务总量的8%。随着电子商务巨头在2020年获得更多市场份额,亚洲市场也将迎来戏剧性的转变。
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,Shopee和(阿里巴巴旗下的)Lazada都已经获得了数字银行牌照,开始在东南亚地区推出数字贷款业务。其他一些初创公司也选择与银行或金融科技公司构建合作伙伴关系,以分担供应商的POS金融风险。
随着替代赊购的增长,东南亚地区的电子商务市场会在未来五年中出现惊人的增长。标准普尔全球研究预测,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,东盟6国的线上销售额将大幅增长近90%,并接近美国的数据水平。
这一发展趋势似乎与亚马逊的策略相似,美国电子商务巨头很少推出POS金融服务。但它正在与Zip(澳大利亚)和Paidy(日本)公司合作,计划先推出测试性POS金融服务,并在逐步完善后向市场推广完整服务体系。
非接触式支付将逐渐成为主流,但不是在2020年
由于拥有最高的智能手机用户占比,亚太地区更具备实现无卡支付的潜力。移动支付的快速增长,预示着一地区将可能在将来五年内实现全社会无接触支付。这种趋势不仅有利于用户,政府也将因为货币管理政策效率的提升而受益。
凭借政府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,移动支付正得到广泛应用,并将推动亚洲逐渐成为完全无现金交易地区。根据全球支付峰会的数据,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,到2021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将增长720亿美元。与此同时,新冠病毒所带来的公共健康威胁也推动了无接触支付的应用。
不过,尽管很多政府监管部门都付出了大量努力,非接触式支付仍不会在近几年全面铺开。一方面原因在于推广工作的缺乏,这使得消费者无法准确找到提供无接触支付的商铺,导致他们在结账时会优先选择其他支付方式。
另一方面,消费者仍缺乏使用非接触式支付的合理动机。与快速支付的便利相比,消费者会更关注支付的安全性和数据隐私。事实上,目前技术上的缺陷让很多用户还无法完全接受非接触式支付。
B2B市场中的实时支付
实时支付(RTP)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。早在2001年,实时支付/快速支付,以及电子银行系统的雏形就已经在韩国出现。时至今日,市场上大多数的实时支付系统还只支持低价值的个人交易。根据泰国实时支付平台PromptPay对外公布的数据,有85%的交易转账单笔总额低于200美元,在印度地区有80%的交易转账单笔总额低于20美元。
在B2B商业中,巨额支付会给交易双方带来巨大风险,这就需要一系列的有效单据确保资金安全。这种情况将随着电子签名的普及而在2020年迎来转机。
rtp-p2p-b2b-payments-bottomline-tech-1000x600.jpg
2019年,万事达卡(Mastercard)和VISA等大型信用卡公司正式向英国B2B领域推出了实时支付服务。万事达还承诺将面向全球推出统一的实时支付系统,包括亚太地区。此外公司表示将为所有本地银行应用提供实时支付服务API接口,使其摆脱对第三方应用的依赖。
到2025年,预计包括泰国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有望公布关于实时支付的相关法规政策,以支持B2B交易。其中,征信机构可以开始开发B2B领域的实时支付平台。
越来越多的商店开始选择自动结算服务
近来,多家公司采用了机器视觉、传感器和其它跟踪技术,以实现百货商店的自动结算功能。通过这项技术,顾客可以自主挑选商品后,不经过收银台就可自动完成结算。此外,零售商还可以利用它预防偷窃。
与银行卡付款类似,在消费者通过身份通道完成识别后,自动结算将完成付款,大大减少传统结算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。从商业角度来看,企业也可以从消费者注册的支付信息中获得商业优势。
Capegemini在一项针对5000名亚洲消费者进行的调查中发现,大约有45%的城镇受访者表示,更愿意选择具有自动结算功能的店铺(而不是传统店铺)。在城市居民和千禧一代人中支持这一选择的人群比例分别为55%和58%。在印度和中国的调查结果则分别为79%和85%,这充分证明了自动结算的受欢迎程度。
在2020年,亚太地区中采用自动结账的店铺数量将增长15%。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将发挥驱动作用。而早在2019年4月份,Seikatsu Saika就在京东的一家商店中安装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自助结账系统。目前,这项技术已经在中国很多连锁店里被广泛应用。
本文编译自4 expected transitions of online payments in Asia in the next five years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