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,为防止病毒扩散感染,中国各大城市纷纷要求进入公共场所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、量体温,经营场所也鼓励消费者使用微信、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。
受此影响,刷脸支付这一移动支付新模式,遭遇了始料未及的尴尬——商场里的消费者必须佩戴口罩,而商户则无脸可刷。
“刷脸支付短期之内受到影响会比较大,因为大家肯定要戴口罩。”易观分析师王蓬博2月18日向时代财经表示,“但是,疫情应该很快就会结束,三月份以后,消费回归正常的话,大家对刷脸支付依然会有重新体验的热情,会对二维码支付形成一种很好的补充。”
刷脸支付遭受重创
“平时就很少人使用,现在特殊时期,就更没有人用了。”北京一家便利店的老板19日向时代财经表示,去年下半年安装的刷脸支付设备使用率一直就不高。
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,均表示疫情期间不敢用刷脸支付,以前使用刷脸支付也不多。
“用过刷脸支付,但还是用二维码比较多。”
“不安全,万一被AI换脸了怎么办?”
“太麻烦,刷脸支付也要打开手机接收验证码,还不如直接扫二维码更方便。”
新冠疫情的爆发,对刷脸支付行业来说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“短期内,刷脸支付的交易规模体量断崖式下滑。”首信易支付COO梅岭19日向时代财经表示,主要原因在于刷脸支付的应用场景和用户群体骤减。
用户群体方面,受限于口罩对刷脸支付生物识别的阻碍,线下支付的用户大都流向了扫码支付的渠道。
应用场景方面,现阶段刷脸支付主要应用于线下餐饮、酒店等服务行业,受疫情影响,这些行业多属暂停营业状态,线下支付的体量整体大幅下滑。
“比如对于做旅游行业支付的这一部分支付公司,冲击就特别大,它受到的业务影响会比较严重一些。”王蓬博表示,“而且现在巨头对于线下的各种补贴也都停止了,从业者对于线下商户的维护也停止了,随之而来的交易规模也肯定会受到影响。”
不过长远看,梅岭认为刷脸支付仍将是支付行业未来的长期增长点。“刷脸支付具有唯一性的生物识别属性和无需手机等媒介的便捷性,是其他支付方式无可替代的。”
梅岭认为,在疫情结束后,刷脸支付的增长趋势会恢复到疫情来临之前的水平,与此同时,疫情也可能会加速在生物信息识别领域的科技发展,倒逼刷脸支付技术及设备厂商研发新技术,如加重对眼部区域的识别力度,从而攻克“口罩”难题,实现产业技术升级。
“从技术和产品角度来看,许多机构也开始思考,无脸可刷情况下刷脸支付终端的不可替代性。现在已经有厂商推出了能够测体温的刷脸设备。”移动支付网行业分析师慕楚18日向时代财经表示,“疫情对于刷脸支付来说是较大的一次冲击,从产业来看,这是一次残酷的洗牌过程,现金流不够充沛、盈利能力较弱的机构将出局。”
线上短暂爆发,线下主流仍是扫码
不过,整体来看,疫情对于移动支付的影响不一。
“其实要分行业来看。”王蓬博表示,支付行业已经属于基础性的行业,服务于各行业领域,“线上线下都有。”
王蓬博认为,“疫情对于线上行业的这一部分移动支付肯定有促进,但是线下行业受到了重大的打击,所以不管是扫码还是刷脸也肯定都受到了影响。”
疫情期间,因出入境限制、聚集性活动暂时取消等,会议会展、航空旅游业等支付重点行业受到一定影响,导致一些服务不能有效提供,交易量所有减少,进而影响支付行业业务规模和相关收入。
同时,手游、直播等线上娱乐的用户体量激增,线上教育、在线远程协同办公、手机游戏、在线视频等行业交易额增长,相应的为其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支付平台收入也将有所提升。
慕楚也认为,疫情对线上的互联网支付是一个利好。“疫情使得许多线下场景的消费向线上转移,比如电商、线上娱乐。从我们近期的调研情况来看,线上的支付通道需求增强,线下商户支付基本下降70%以上。”
梅岭也表示,“因为限行等因素,大量生活必需品的采购由线下转为线上,相当一部分支付场景转到线上渠道,会使线上支付业务的体量产生短暂的爆发式增长。”
不过据梅岭观察,疫情期间虽然受限于出行人数的下降,线下支付体量有所降低,但线下支付四大主流方式中,现金支付和刷卡支付受限于纸币的流通性和银行卡的接触性,使用率有所下降;而刷脸支付受限于口罩的干扰,使用体验较差,故而扫码支付成为了官方推荐和用户心中首选的支付方式,相比于其他三种主流支付方式,其业务受疫情影响最小,甚至有促进的作用。
日前,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向北京市金融消费者发出倡议书,呼吁消费者充分利用线上金融服务渠道办理业务。在必要的现场支付结算过程中,营管部建议多采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式方式进行。
梅岭还发现,“大额支付业务受益于疫情期间的政策支持,量有所增长。”
一般情况下,春节期间央行大额支付系统停运。今年为了疫情防控需要,央行专门开设了大额资金汇划的“绿色通道”,春节及节后周末期间放开小额支付系统业务限额,确保境内外各类大额资金的汇划需要。
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,1月24日至2月14日,大、小额支付系统共处理1000万元以上支付业务39.35万笔,金额77.37万亿。其中,与抗击疫情相关的支付业务872笔、金额447.96亿元。
“疫情对于增加移动支付的用户粘性,其实不会有太大的提高。原因是移动支付用户的数量在国内已经饱和了,十几亿人都在用,使用场景上也已经很丰富了。”王蓬博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