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已经结束,你看爽了么?球看不看得爽不一定,但是广告反正我是看爽(gou)了。
本来这篇应该在开赛的时候就写的,然后我发现一个问题:并不是所有汽车品牌,都会把世界杯广告进行到底的。
▲图据“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”,顺便说一句,这张图做的可以说是不太专业,品牌并不全面,鉴于并不是汽车媒体做的,也可以理解。
这张图片来自于“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”6月18日的一篇文章,标题叫做《这是央视最好的一届世界杯广告》。文中指出,本届世界杯,汽车广告商的数量占据最大比例。当然,由于花钱的多寡,广告的频次会有比较大的不同。
谁花的多些,被记住的可能性也就大些。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图就自问一句“它做了什么广告?”的原因,频次不多加上创意不够,因此令人印象不深。
不说反面的,毕竟大家都花了钱,尤其是四年一遇的盛事,多多少少肯定都有一些收获。要说几个正面的例子,一是我没有在这张图中看到凯迪拉克,但是在世界杯开赛的时候,凯迪拉克那一波“放手去开”的广告却是被议论最多的一个。鉴于这波广告并没有全程出现的“高频率”,只是在开赛的时候推了一下就抢占了第一波头条,靠的真不是钱,是创意取胜。
另外的例子同样来自于上汽通用,是别克君威。化身为“镜子”、“战术板”和“座椅”的它贯穿整个赛事,带感的创意+极高的频次,令“感谢潮流,让世界兴奋起来”这句广告词至少让人记住了“潮流”和“兴奋”这些关键词,并与车型有机结合。
宝马X3则借上市之机频繁刷屏,运动精神一向不缺席,胜在时机恰恰好。
最后要说的则是自主之光WEY,作为自主品牌在世界杯中最大手笔的玩家,整个世界杯营销也可谓是汽车圈中手笔之冠。除了最高频次的投放,还签下当今最贵也最火的球星C罗。可以说,C罗代言的WEY、梅西代言的蒙牛、内马尔代言的OPPO——炙手可热的“CNM组合”所代言的三大品牌,都可谓是各自行业中此次世界杯广告投放之冠。
作为央视“世界杯转播顶级合作伙伴”的长城,选择高频次+顶级明星代言的路线,其实算是一笔基本无风险的投入。冠名投入大多像是押宝对赌,要赌被冠名栏目的收视率。世界杯的收视率,则完全不用对赌。
世界杯的焦点之战则屡屡破6。具体到人数的话:
▲图据央视报道截屏
图中可以看到,仅仅在本文所分析的电视端,每场球赛转播触达人次就超过5780万。而与“跑男”等综艺节目所不同的是,为综艺节目贡献收视率的,大多是家庭妇女、低龄群体等特定群体,兴趣标签以追星和娱乐为绝对主流;而世界杯这类的足球转播,所触及的群体标签则是男性为主(超过75%),兴趣标签非常广泛,其中,2014年人民网的报道中显示,以“汽车”为兴趣标签的可以排到第四位,和“财经”兴趣标签并列,显示出非常明显的中产特征。
可以说,投放世界杯广告,是一场不会输的对赌,变数仅仅是在能赢多大而已。那么,无论是创意取胜、加大频次还是顶级球星代言,都是在加大投放赢面而做的努力。
而除了线上之外,线下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一点。汽车品牌中,似乎在线上投入的更多,能在线下深耕的,并不多见。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,印象深刻的有二:
一个是凯迪拉克,在四两拨千斤的机智,在线上小组赛首发阶段占得先机之后,决赛阶段下沉到线下,经销商邀请车主、准车主包场看决赛,通过“见证勇敢球队伟大的开始”这样非常契合品牌slogen的活动,相比其他品牌邀请看球就要更有品牌力度一些。开端是线上广告的热议,收尾是线下经销商增加客户粘性的落地,凯迪拉克这波操作花费并不多,非常值得分析和借鉴。
二是长城,作为此次世界杯的广告投放冠军,长城很难得的是并没有依靠线上而对线下撒手不管(这其实往往正是在广告投放中雷声大雨点小的症结)。除了线上WEY和C罗绑定的品牌加分之外,无论是遍布全国的哈弗“寻冠之旅”,还是包下全国24个城市72座万达广场做“足球嘉年华”,从促销到集客,从品牌到传播,长城这一次打的是三维立体之战。
回到文章标题所提的问题,既然是一场不会输的广告盛宴,那么为什么不是所有汽车品牌都会去投放世界杯广告?
其实文章开头所列的例子已经解释了这个答案:长城、上汽通用、奔驰、东风日产代表销量最大的那一波,销量大意味着它营销费用足够支撑,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,因此销量少的品牌会掂量一下自己仅有的市场营销费用再做打算;
而宝马为代表的,新车上市时机更为重要,恰好在这个时间点它需要投放新车广告,那不如加钱上世界杯。观察了一下,主要推新车的和销量最大的,大概各占一半。
其他不投放世界杯广告的,总结下来就是销量不在前排且无新车推广计划,这个选择非常正常,钱永远要花在刀刃上,避开世界杯的广告密集期,选择在相对的淡季进行新车或者品牌的推广,也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。
无论如何,这场盛宴已经结束了。2022年世界杯广告的顶级玩家们又会是谁?会不会是现在名不见经传的新兴品牌?
想想也是很激动呢。